close

職業衛生

職業衛生主軸在於消泯受雇狀況與勞工健康不平等。工業產生的危險來源,包含機械、化學物質、資源剝削。

職業傷害對工作族群的健康有深遠影響,造成身體傷害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傳染病。

2006年WHO提出<<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架構公約>>以期勉各國家發展、計畫發展,延續WHO 1995 提出的計畫書<<全民職業衛生服務的全球策略:健康工作的方法>>

計畫內容包括

1.強化國際和國內的工作健康政策

2.發展健康工作環境

3.職場健康促進

4.強化職業衛生服務

5.建立職業衛生的支持性服務

6.建立科學化的風險評估

7.發展職業人力資源

8.建立登記系統及公開資料系統

9.深化職業安全相關研究

10.發展職業及其他領域的延伸

<<基本職業衛生服務架構>>

AA.jpg 


<<職業醫學>>

起源於拉瑪西尼,發表第一本職業醫學著做<<工作者的疾病>>,提醒人們注意到職業於疾病有相關性,之後被世人尊稱為職業醫學之父。

日本在1969年新聞發現一起報社員工,於29歲工作期間中風死亡,為第一起過勞死案例,但並沒有引起關注。1980經濟泡沫,有數起行政人員身體健康的時候卻猝死,新聞媒體將之命名為【過勞死(Karoshi)】,過勞死的定義有過長的工作時間、導致工作人無法維持正常生理作息,進而導致身體疲倦,使高血壓或動脈血管硬化的惡化,最後產生病發。

異常的工作事件:24小時內遭遇到異常的意外、天災,導致工作者無法負擔

短期的工作事件:1周內,從事過重負荷的工作,客觀上造成身體、精神上負荷過重

長期的工作事件:病發前六個月,承前面,評估工作者的身心狀況,並確定每兩周84小時的工作時間有無超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逍遙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